中国摄影网
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第十一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公布上榜结果

丽水摄影博物馆中国摄影网2024-04-26 17:391484

第十一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

The 11th Annual Photography Rankings of China


日前,第十一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评选结果正式公布。本届活动前期共收到来自全国摄影创作、理论、批评、媒体、出版、院校、策展领域的54位专家推荐的作品503件,根据推荐情况并经5位专家评审,最终形成10件上榜作品。
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是中国丽水摄影博物馆自2013年开始面向全国发起的一项专业推选活动,旨在针对上一年度国内涌现的优秀专题摄影作品进行公推和综合审议,最后评出该年度的上榜作品。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11届,通过常年举办,为中国摄影创作树立风向标,共同推动中国摄影发展进步。



第十一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推委名单

按姓氏拼音排序


蔡焕松

曹   

曹   旭

柴继军

陈   杰

陈荣辉

董   钧

杜   子

范顺赞

傅拥军

高   岩

葛亚琪

巩   明

胡钢锋

胡   涂

胡晓阳

黄丽娜

黄庆军

黄一鸣

贾   方

姜   健

矫   健

金酉鸣

孔   耐

黎   明

李   毅

林   路

令胡歌

卢丽清

罗大卫

马   勇

宁舟浩

苏   晟

邵文欢

史民峰

释   藤

孙   略

唐浩武

唐   晶

王   江

王宁德

王   帅

王芯克

吴   栋

吴毅强

徐   斌

杨莉莉

杨延康

姚   璐

叶文龙

藏   策

张   晓

郑幼幼

周一渤


_


_


第十一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终审评委名单

按姓氏拼音排序


敖国兴

上海美术学院摄影艺术工作室主任、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

柴   选

《中国摄影报》副总编辑

傅拥军

摄影师、策展人,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

晋永权

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大众摄影》杂志主编

颜长江

《羊城晚报》图片总监、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


第十一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上榜作品

按作者姓氏拼音排序


白杉《捡珍珠的人》

陈亮《乡归何处》

陈晓峰《针孔与太阳》

方政《地方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展》

拉黑《寺背》

塔可《坠简》

王乃功《九儿》

严明《迷墙》

叶朝晖《寻找庄学本》

张兰坡《许多谜,在粘滞处,在空旷处》


捡珍珠的人 /

白杉


作者简介

工作生活在深圳,白杉WORKSHOP·影像整合计划主理人。2017年至2023年,白杉以“纸质书”作为首发媒介,已独立编辑设计制作了八本摄影集作品。他把每一次的创作比喻为一场有了既定目标的“游戏闯关”,在不同的题材和风格里,把看似杂乱无序的照片经过编排组合,找到突破点“通关”,呈现着个体鲜明的生命体验。

曾获:2023丽水摄影节·专家推荐摄影师/2022出版《中国当代摄影图录: 白杉》/《大众摄影》杂志·2021年度影像十杰/TOP10+10·202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2021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提名/入选2020三影堂摄影奖/2019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资助奖/《中国摄影》杂志编辑部·2019年度推荐阅读书目/2017第二届中国摄影图书榜等。


作品阐述

2016年5月,我从北京网络媒体摄影记者岗位离职,之后以“纸质书”作为这几年摄影作品的首发媒介。第一本摄影集《31》于2017年5月制作,从过往拍摄的素材里筛选,编辑而成。以浓郁黑白影像呈现了此阶段的生命体验。

经过时间积淀,对十五年的家庭影像编辑形成的日记体摄影书《永珍》在2018年母亲节发布。在与母亲同名的摄影书《永珍》(2004一2018)中,我将旧家庭照片、快照与母亲日记中手写的片段进行匹配。《永珍》的怡人尺寸和不引人注目的审美特征,参考了母亲原始的日记本。

2018年10月在日本旅行了十九天,东京的城市空间的密集,促使我尝试做“空间折叠”的作品书。我一边拍摄、一边产生编辑设计概念,形成手工裁切版摄影集《横断歩道》,这是我在2019年4月发布的第三本摄影集。2020年末,发布了《独白》:2019年七月回到故乡生活后,一场对父亲的梦境般的独白,模糊了故乡与现实。2021年末,发布了《停止许愿》:行走街头,一场时间静止与生命力相叠的上海。2022年发布更新了全新版《横断歩道》。

2023年度,我制作了两本摄影集作品。长期项目:家庭纪实影像书《永珍》二版(2019-2023);短期旅行体验:《Bromooooo》。这两个作品均与时代背景有关,再转为个体真实体验的表达。

2023年11月,以上摄影集作品,以“捡珍珠的人”主题展亮相丽水摄影节,这是我从纸张书至墙上空间的首次完整呈现。

“在无边无际的沙滩上,散落着一些白色的珠子,很多人会忽略而过,把它踩在脚底下,很快被沙子包裹,但是却有些人,会用心留意这些宝贝,并一一捡拾起来,串成项链。”策展人释藤如是说道。这就是我做一本本摄影集的生动写照,我喜欢沉醉在于自然中发现、拣拾、改造和创新的即兴创作,并独自在那些散落的零碎的废弃的图像里,寻找着鲜明的个体生命体验。


作品


评委评语

在凡俗与琐碎的日常场景中,白杉总是能够通过镜头发现生活的奇崛之境。他的这些图像,隐约提醒观者自当反复朗读奥斯卡·王尔德的话:世界之隐秘为可见之物,而非不可见之物。(晋永权)



乡归何处 /

陈亮


作者简介

独立摄影师,现居东海岛。曾获得2023丽水摄影节专家推荐荣誉;2023英国Bartur摄影奖第三名;索尼世界摄影奖三次提名(专业组);2019SAP艺术大奖年度摄影艺术大奖;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二次提名(2014、2023);2014年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优秀摄影师;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摄影师资助等奖项。

作品曾展出于公望美术馆、越众历史影像馆、泥美术馆、丽水摄影节、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平遥摄影节、西安国际摄影邀请展、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等,并被世界摄影组织官网展示、朝日新闻旗下的《Photo Asahi》杂志专访,一条专访,人物杂志专访等。


作品阐述

我的故乡东海岛,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东部,历史上为古雷州府辖岛,中国第五大岛,曾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天然海岛。主要以渔业与农业为生。这里的人们多少年来依然坚守着传统的民族习俗与风气。

2007年左右,东海岛进行大开发,随着钢铁、石化、造纸、制药等大型项目建成投产,东海岛打出“建设现代化工业新城”的口号,计划2030年实现。

2013年我从江苏回到故乡生活并开始拍摄故乡。当我沿着儿时的记忆,回到阔别已久的村庄,行走在故土上,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时而感到自由快乐,时而感到彷徨与失落。孩时场景历历在目,可山已不是那片山,海也不再是那片海.......一切似乎变得物是人非了。

如今我依然在小时候的村庄里生活,工厂正一步步逼近,许多年轻人或有点经济基础的人都进城了,现在我也不知道,还能在东海住多久。我预想了东海岛几个未来,但没有想好我的未来。我不断拍摄,不断与故乡再见。

这些照片既是我个人的故乡影像档案,也是对当下中国乡村变化发展过程中精神与人性的探讨和反思。


作品


评委评语

作为游走了东西南北之后回到的出生之地,陈亮镜头中的东海岛与他之前的江南巷弄等题材相比,既延续了初涉摄影时的纪实传统,又更加显现出游子归故乡时的温情与平和。

陈亮的照片以带着些淡淡忧伤的浅调,将处在时代巨变前沿又被历史脚步推动着不断前行的岛上生活的切面一一呈现,对于个体命运的持续关注,对于生存环境和居所快速更新的认真反观,对于文化传承与消逝的种种忧心,对于自身情感的有限度流露,让他的照片在内敛中,张扬出直击人心与时代的力量。

从另一个角度看,陈亮的回归或许是一种新的告别,他以全新的身份来近距离地审视这片土地及其子民,正是以此为样本来见证一个时代的前行脚步。对于东海岛来说,对于东海岛的观察者陈亮来说,外来元素的冲突,必将在这里形成全新的俗世风情,而那个曾经的故乡,正在被时间卷裹着的脚步中与其挥手说再见。或许留下的,只有略显无力的影像与情怀。(柴选)


针孔与太阳 /

陈晓峰


作者简介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83年至1985年在衢州市技工学校陶瓷专业班学习;1985年至1987年在衢州陶瓷厂莹白瓷车间工作;1988年至1990年在浙江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学习;1990年至1992年在衢州教师进修学校担任代课教师;1992年至今在衢州中等专业学校担任美术教师。2009年开始用改装针孔相机创作作品,2013年开始自制针孔相机,并以太阳轨迹为拍摄主题。


作品阐述

从2009年6月起,我开始改装传统相机用黑白底片进行针孔摄影实践。2010年年底开始探索用针孔相机拍摄太阳轨迹,并成为我这十多年唯一的拍摄主题。为了满足拍摄需要,我开始自制针孔相机,几乎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投入其中,十多年下来竟也得到不小收获,总结如下:

1、共制作针孔相机40余台,底片面积涵盖4×5寸、5×6寸、8×10寸、10×12寸、20×24寸等画幅。针孔相机焦距(针孔和底片距离)涵盖1毫米至1000毫米。

2、成功设计制作能在户外拍摄半年、一年、甚至三年的针孔相机,能防雨、防潮、防晒、防鸟停。

3、能精准用手工在金属薄片上打出各种直径针孔并进行正确测量,精度在小数点后2位,最小打出0.02毫米直径可使用针孔。摸索出一套金属片厚薄选择、针孔大小选择、滤光镜选择、阻光镜深浅选择、太阳光带和背景曝光量控制选择来获得最佳影像效果的经验。

4、我还尝试用线性针孔拍摄太阳轨迹的方法,使光轨表现力得到拓展。进而用“群针孔”、“图像针孔”、“实物针孔”探索拍摄太阳轨迹的实践。2019年4月第一张黑洞照片发布后,我将黑洞照片反转用针孔相机翻拍后,制成底片正像镜头,拍摄了二天太阳轨迹。近几年来,我尝试用纸基相纸作感光材料装在针孔相机直接曝光成像,形成单张作品。多年来,除了制作单镜头针孔相机,我还设计制作双镜头针孔相机,四镜头针孔相机。通过不同个数的镜头改变光轨的图形,结构,增加画面的感染力。


作品


评委评语

陈晓峰将他所掌握的天文科学与古老的小孔成像技术相结合,产生深邃而神秘并有东方文化意味的太阳轨迹影像,具有很强的实验性。

他是衢州中专的一名美术老师,自制针孔相机拍摄太阳的轨迹,从2010年到今天已经整整14年,自制“墨子号”、“赵友钦号”、“牛顿号”、“伽利略号”、“爱因斯坦号”等各种类型的针孔相机四十余台。孕育地球生命的太阳在陈晓峰心里是每天都要对话交流的长者,太阳的一举一动都收入他的针孔暗盒里,形成一张张光影明暗交错的天书。他的大多数作品的曝光时间都是以年为单位计算,最多长达三年。此刻就有几十台针孔相机在不同的位置虔诚地接受太阳的光芒。

陈晓峰也许是地球上最理解太阳的摄影师,他的作品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更是行为。(傅拥军)



地方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展 /

方政


作者简介

夹山改梁Jasagala联合发起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讲师,广州旧媒介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实践涉及游戏、影像装置、生成艺术、写作、商业以及教育。二零一八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二零二一年研究生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媒体艺术系。现工作生活于洛杉矶与广州。


作品阐述

本作品所有学生照片、作品图片、姓名、作品名称以及阐述,皆为Midjourney与ChatGPT生成,并且充满偏见与刻板印象。


作品


评委评语

方政深谙影像表达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过不及,在新与旧、静与动、传统与当代、内核与边界,甚至技术、材料与观念、历史、当下与未来之间切换自由,辗转腾挪又游刃有余。

但不经意间,因之新技术,向传统的美术教学成就发出了令人眩晕的拷问。(晋永权)


/ 寺背 /

拉黑


作者简介

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进行中国地方摄影文献及摄影史研究。曾被马格南Abigail纪实奖学金提名并入围短名单,作品《罗福平》入选中国摄影图书排行榜,作品《寺背》获2023年集美·阿尔勒发现奖。


作品阐述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我以寺背村(我的出生地)为坐标,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最后组成了我的故乡三部曲《走失》《走回故乡》《罗福平》。


这一系列作品试图解决在面对中国巨变及自己游牧生活时所产生的现代断裂性问题,在我身上的体现。通过这些拍摄动作,了解我自己,解决自己的身份危机。


当完成上述系列作品时,我察觉到我所在的族群及寺背本身——这里的人们像大多数中国人一样,绵延且平静地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们不被看见,甚至也不在意是否被人看见——开始显现。这样的生活方式充满力量,有其自在的法则。这也是在中国绵延数千年之久的更接近土地、时间本身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我们常常忽略。


《寺背》均用胶片拍摄,大量底片在拍摄完之后,随我辗转于寺背、上海与杭州之间,时间短则五年,长则十余年。由于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这些底片拥有了它自己的呼吸和质感——我似乎已经失去了对这些影像的控制——灰尘、颗粒、划痕以及色彩的偏差变成了作品的一部分。似乎寺背在借我的手、相机与底片在自我表达。


作品


评委评语

这是十余年来坚持以土地、身份为主题的艺术家拉黑以自己的村庄寺背(位于江西南部)为背景推出的最新作品。作品延续了艺术家一直以来的实践对象和问题意识:面对现代化的进程,被封闭和开放交织着的中国乡村,被经济和文化双重冲击着的土地,该如何适应?该如何发展?

拉黑关于故乡与土地的艺术实践,一直是以势大力沉的力量感和充满反差的行为艺术、行走式拍摄等来呈现的。激越的方式显现的是温柔而无处释放的情感,是焦灼而无处安放的灵魂,是基于故土视野的人类与自然,身份与生存等话题的深度思考和自问自答。当过往的记忆与丰富的阅历集中在故乡的草木与乡亲身上时,他也难有能力将其神化或改变,只能以喃喃的碎语来将纠缠于心理的复杂感情一次又一次地喷发出来。

《寺背》可能是随着拉黑的年龄增长而采取的掏心窝挖箱底的渐显平和的影像行动,他把以往的热烈不断叠加直至深沉于平静。而作为时空切片的照片在他那里也不再指涉具体的对象,而是指向更为广阔而普遍的人类情感和寺背作为土地的精神性。(柴选)



坠简 /

塔可


作者简介

曾就读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与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塔可的作品基本都是从传统文本出发,关注遗迹探寻与记忆重塑。

近期的展览包括:2020年法国瑞米耶日修道院“东流不作西归水——摄影师的中国河流观察”展览/北京中间美术馆“忍不住转身”展览;2018年美国纽约华美协进社“山的艺术: 透过中国摄影师的镜头”展览;2017年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中国当代摄影40年——三影堂10周年特展”;2016年美国纽约前波画廊“碑录——黄易计划”;2015年美国皮茨菲尔德波克夏美术馆“永恒存在:艺术和东亚”展览;2014年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国册页艺术展”/澳大利亚悉尼“第十九届悉尼双年展”;2013年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杜尚与/或/在中国”展览。

作品被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费城美术馆、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美国洛杉矶郡立美术馆与机构收藏。


作品阐述

在塔可重要的摄影系列《Sere》中,他以河西走廊的古代地理名词为线索,考察寻访了这一条繁盛千载的故道与遗迹。

他参考了上世纪初曾经游历于此的探险家们,诸如斯坦因Stein,伯希和Paul Pelliot,马达汉Gustav Mannerheim……等人留下的笔记与影相。

塔可试图在一条代表着封闭的不可见的国境线;与一条代表着开放交流的丝绸之路的交叉区域之中,展现那些被时空掩埋的历史、神话、宗教,以及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沟通。

塔可的摄影作品往往直接展现诗作中提及的地理位置和景观特色——丘陵、山川、河流和荒漠等。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作品超越了特定的物理空间,而上升到一种精神境界。其作品的构图处理更是突出了这个特点。他运用宽阔的视野和广袤且神秘莫测的空间,传达出一种史诗般的时间感。而在其作品中展现的不仅是河西走廊的绵延历史,也是超越历史和政治更迭后持续存在的人类永恒的精神。


作品


评委评语

塔可的《坠简》构成了一部富有诗性与深邃内涵的摄影史诗。在这个系列中,他不仅捕捉了中国古代文化遗址与自然风光的表象,更深入地触及了时间、空间与人类记忆的互动层面。他用镜头探寻了《诗经》中吟唱的山川、古城、河流与故道,勾勒出一幅幅超越时间限制的影像图景。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的不仅是静止的风景,而是历史的活力和变迁的沉积。每张照片都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消逝了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留给后人的烙印。在塔可的镜头下,历史并非死寂不变,而是充满了流动的生命力,每个细节都呼吸着过去与现在之间的空气。

塔可在作品里呈现出一种细腻和历久弥新的质感,仿佛将宋元以来水墨画的灵韵转嫁到了当代摄影之中,建立了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桥梁。在淡雅灰度中,塔可巧妙地平衡了光与暗、实与虚,使得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悠远而宁静的氛围,让观者的心灵在这些静谧而深邃的影像中得到净化和升华。

《坠简》是塔可对个体与群体记忆、古代文化与自然景观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他的镜头是一支笔,书写着对古老山河和消逝时光的致敬,也是一把钥匙,开启了观者心中对过去与现在连接的思考之门。通过这一系列作品,塔可证明了自己不仅仅是一个摄影师,而是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文化传播者和记忆的守护者。(敖国兴)


九儿 /

王乃功


作者简介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摄影家协会理事。从事摄影21年,潜心研究大画幅传统工艺与创新,专注于生命、女性、家庭、个人身份与文化属性的关系。2019年获第六届辽宁摄影“金像奖”,2023年获第23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评审委员会大奖,2024年获第67届世界新闻奖(WORLD PRESS PHOTO,简称“荷赛”)亚洲区长期项目组大奖。


作品阐述

九儿,一位三个孩子的母亲,因为9月出生,能喝酒,却生得小巧安静,于是,“九儿”的名字就叫开了。

2019年,36岁的她“中奖”了,肿瘤晚期。2020年,经过10次化疗20余次放疗的她再次“中奖”,被医生宣布了只剩1年的生命时限……

在这个时代,疾病对一个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它是对家庭经济、对家人爱与陪伴的重大考验。九儿的家庭是三线城市上中等的小康之家,面对疾病先是积极治疗,得知不可逆转的结局后毅然转身,回家以豁达的心态从容面对死神,维持住家庭经济的稳定和三个孩子的正常成长……

《九儿》以第三人称进行私摄影的探索,是对家庭影像内涵的一次尝试思考与实践。作品突破了传统纪实手法,反其道而行,用大画幅拍摄家庭影像:以情感、情绪、关系、状态的真实,通过摆拍,对九儿家庭的日常生活场景进行重新模拟和构建,最终呈现的是去叙事性、脱离物象以后这个九儿精神世界的变化。

作品无关于社会、伦理、家庭,仅仅记录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九儿在凋零中真实的样子,她的感受、她的处境、她的情感、她的态度……死亡既没有高大上,也没有阴郁晦涩,它只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个终点。《九儿》不仅仅属于九儿家庭自己的影像纪念,更是讲述个人以及社会在面对死亡时如何保持从容的作品。

生命无常,九儿在迈向死亡的过程中感受生命,我有幸在这个貌似平静的过程中用大画幅记录下九儿感受生命的历程。


作品


评委评语

在王乃功的《九儿》中,我们见证了一位女性摄影家如何用镜头捕捉生命的脆弱性和力量。这组作品以其非凡的情感深度和艺术精细度,挑战了当代视觉艺术中对即时和表面的过度依赖,重新定义了摄影的记录功能及其价值。

王乃功描绘了九儿与死亡较量中的勇敢和优雅。每一幅作品都深深地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九儿的故事,以及通过王乃功的镜头传递出的纯粹和真实,让这组作品跨越了摄影的传统边界,成为了一种有力的情感交流。

在展现九儿故事的同时,王乃功也在讲述自己的内心旅程。她通过这组照片与观者共享了生活的真谛与死亡的静谧,这是一种极为个人化的艺术实践。《九儿》是对生命尊严的致敬,也是对人类共情能力的庆祝。这组照片彰显了艺术在最困难时刻为人们提供慰藉和力量的能力,让我们再次确认了在虚拟和表象横行的AI时代,真实的人类经验和情感的记录仍旧不可或缺。(敖国兴)


迷墙 /

严明


作者简介

中国著名摄影家。70后,安徽定远人,现生活于广州。摄影代表作品为《大国志》《昨天堂》《迷墙》系列,作品由多家艺术机构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作品阐述

墙壁是古老的书写介质,上演过生活,生活的影子就会投射在墙上。一些画在上面、贴在上面、书写在上面的东西,最初只是生活的希冀,随着后来的蒙尘、包浆、龟裂、开片……终于,时间出手了,意外值显现,烟火人情以不可移动的姿态成为艺术品,一种废土美学般的存在。墙,还在辐射着能量,也从表达介质成为意志奇观本身。

而这些墙,也终会变成齑粉,与那些愿望清单一起在时间里同归于尽。

以艺术来直面消逝,可能是人可以选择的最美的姿态。那些命运的旧织物,冷却掉的烫人的指望,也是一块块生活的纪念碑。再没有朝生暮死的危机感,也无人可以用未来相逼。

面前有枯荣的华年,变迁的审美,回旋的教训。写满难题,也藏着答案,你就是我内心深处的迷墙。


作品


评委评语

2023年,以120黑白摄影行世的摄影家严明一反常态,推出彩色长方形摄影画册《迷墙》,一时成为话题。这一次彩色作品,难度与深度可能在以往作品之上,总体是成功的。首先,它不染“时风”,是难得一见的中景拍摄,色彩也不是流行的淡雅风格,而是饱和沉郁,这两点让这一彩色作品一经推出就有了自己的面目。内容上从动态走向静态,从以往的诗性与荒诞中逸出,而走向沉思。不再直接地抒情,这让感伤型忠诚粉有所不适,但是他义无反顾,呈现了一位艺术家该有的姿态与勇气,开拓了中国彩色摄影的可能性。(颜长江)


寻找庄学本 /

叶朝晖


作者简介

浙江乐清人,主任记者,自由摄影师,师从阮义忠、骆丹。长期关注巨变下的乡土中国,作品在北京、广州、厦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展出;在腾讯网、《生活》月刊、《法治周刊》、《青年文学》刊登图片专题故事;曾举办《脸是一本书》、《丝路众生》、《白鹭的声音》、《寻找庄学本--西行影纪》个展;2021年出版《中国浙江摄影家文献--叶朝晖》。


作品阐述

我第一眼看到庄学本的照片,就被深深吸引。一凝视,即难忘。

庄学本(1909-1984),中国影像人类学先驱,纪实摄影大师。1934-1942年间,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考察,拍摄万余张照片,撰写近百万字调查报告、游记和日记。他的摄影,展示了那个年代藏羌民族的精神面貌,为中国少数民族史留下了一份可信度高的视觉档案。但直至20世纪末,庄学本影像才被逐步发掘,其在摄影史上的贡献和地位也被重新定义。

2017年十一假期,我带着《庄学本全集》初探凉山彝族,当时只是走马观花。2022年,我作为一名对口援助人员来到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有机会系统地寻访庄学本。

以理县为起点,我走遍岷江流域,从四川阿坝走到青海果洛,果洛是庄学本第一次西行的终点。庄学本十年西行,犹如一行脚僧,奔波于天涯海角,行踪飘忽,细读他的旅行日记,无论怎么艰难险阻,庄学本总是那么淡定从容,唯独进入青海果洛地区遇到一个人,他的思绪出现波澜,有种朦胧的情愫,那就是遇到康干土司的夫人—阿赛。

2022年12月14日,我千辛万苦在果洛寻访到了阿赛的外孙女昂青拉毛,她对我们说,庄学本的照片拍得太好了,太传神了...然后她向我慢慢叙说了她外婆的传奇人生。

瞬间的接触被照片永恒地定格,再通过复制和传播让无数人“对视”。凝视庄学本的照片,照片里的人直视镜头,与今人四目相对,似乎在向我们倾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寻找庄学本,找到自己。


作品


评委评语

第一次见《寻找庄学本》是在浙江省纪实摄影大展上,所有上墙作品全部为银盐手工制作,并且还有一个口述采访短片,让人有点惊喜。这位浙江的摄影师,十分喜爱庄学本的作品,“一凝视,即难忘。”他作为一名对口援助人员来到四川省阿坝州理县,一头扎进那片土地,系统地寻访庄学本。

他沿着庄学本走过的足迹寻访、调查、拍摄,并找到了一些当事人和后代,实属难得。其实不论照片拍了多少,是否用银盐还是数码,其行为便是纪实摄影的核心,直抵中国纪实摄影之源。这是一件带着满满诚意的向庄学本致敬作品,人物与风景,扑面而至。摄影师还准备再去寻访更多细节,还想留下更多影音,让这份影像档案更有价值。(傅拥军)


许多谜,在粘滞处,在空旷处 /

张兰坡


作者简介

祖籍湖南,生于兰州,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现居广东肇庆。

曾获2023金翅鸟最佳摄影作品大奖;2020第四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摄影书;2020年第七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2020年第八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最佳摄影师奖;2019年三影堂摄影奖媒体关注奖;2019年金翅鸟最佳出版物大奖;2019年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2015年第二届亚洲先锋摄影师提名奖;2014年度中国十佳新锐摄影师奖等。作品被广东美术馆、浙江美术馆、丽水摄影博物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公共机构收藏。


作品阐述

我在这几张作品里面探讨了几个长期思考的问题,比如:关于个人命运、道路;关于文化收藏体系的意义;关于文字与文化传承的种种可疑;关于自我身份价值建构与自我防卫。凡此种种,我都希望把它们纳入到一个结构性的思考和表达中。因为只有将问题的结体与构成关系理清楚,作品中的意义传递和视觉语言建构才具有力量。虽然这些思考和准备都像地下暗河一样隐藏在作品之下,但随着作品的不断完成。它们会另构一个世界。

在彼,穹顶相连,伏流相注。


作品


评委评语

这是作者在厦门展览时的统一名称,由《切碑为甲》、《定风波》、《膛线》等作品组成。还是张兰坡的经典创作方法,但每一幅新作,因其工夫与体量,和从内容到手法在中国无可替代的唯一性,都是让人注目的史诗巨作。他的作品整体是隐喻,而细节均充满修辞——经由通感,达成借代,呈现讽刺与夸张。这些充满阅读趣味的作品,其手法独特,格局宏大,自成高峰。“切碑为甲”这一构思,从手段到意图就非常典型。张兰坡的一幅作品往往由数百种“虚拟行为”式的创意组成,如同他可以用铁丝网来构成龙涎一样,他让我们离开已有经验,以所有的虚假相乘而得出正确的答案。(颜长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